上文說到,80年代的香港和內地是有極其明顯、甚至絕望的富貧差距,內地要走改革開放,香港成了制度先進的代表,「多造幾個香港」、「以港為師」曾是響遍大江南北的豪言壯語,那時候,即使有關心香港低下階層的能力和想法,也只會是靜悄悄地進行,而不會大張旗鼓的。
今天說到內地對香港的支援,大都只提到「東江水」,卻不知曾經很多生活的細節,也離不開內地同胞物資的支持,這些工作很多是靜悄悄的,日子久了,大家都以為理所當然。
例如1948年成立的工聯會便為不少低下階層的行業組織工會,為工人謀福利,讓他們建立更完備的行規,即使今天的工聯會開辦的課程,還是以物超所值著稱。
又,例如五十年代陸續成立的國貨公司,裏面的便宜貨品就支撐着香港低下階層的日常所需。還記得八十年時的家境頗為貧乏,父母每個周日的行程都是帶着我們到永安、先施等百貨公司目逛,然後在國貨公司購物,國貨公司的東西便宜得父母也能忘情地狂購一番,那年有所謂「國貨四寶」,就是棉襖、學生服裝、睡衣及羊毛衣。
很多人不知道,在中國三年的困難時期(1959—1961年),港澳也發生了旱災,知道其時的香港人口約300萬,鲜活產品主要從華南地區輸入,每天約需要8000頭猪,800頭牛及10萬隻雞,於是,港英政府向中國寫信請求帮助香港渡過難關。
這信今天看來非常諷刺,挨餓的內地卻要支持只是吃得不好的香港。但內地卻在饑餓交迫中擠出物資,讓港人吃得更好。1961年周恩來總理命多部門在上海召開會議,決定為香港開通供應鮮活商品「專列」,由外經貿部領導小组牽頭,中糧集團及各糧油進出口公司組織貨源,鐵道部組織運輸,並由五豐行在香港負責銷售,確保供港鮮活商品充足穩定,滿足民生需求。這些稱為鮮活商品載在「三趟快車」上,鐵路部門還特事特辦「一保(保車源)三優先(優先配車、優先裝貨、優先掛運)」,除了中途加水外,沿途不停直抵香港,使運輸時間從8天縮短至2天多,保證了鮮活貨物「優質、適量、均衡、應時」地供應港澳。
很多人更不知道,貧乏的內地對港人的關心還細緻到一地一業。
我在西貢做口述歷史訪查時,不止一次從老漁民口聽到:「我哋係食鹽田米長大嘅。」(我們是食食鹽田米長大的),故事是這樣的,自1952年起,英軍就把西貢劃為軍事區,進行練靶和操炮等,為時達30多年之久,在操炮時軍艦在海上戒嚴,不許船隻來往,漁民生活即陷入絕境,於是,西貢漁民到內地求助,結果,他們可以在鹽田登記戶口,像內地漁民一樣,獲得廉價的糧油等生活必須品,這種優惠,後來擴展到全部港澳漁民。
在舉國貧困、甚至危難之下,仍能顧及相對富裕的香港,這不叫同胞之情,甚麼才叫同胞之情呢!
文:悠然
學研社成員,香港七十後傳媒人,港大經濟系畢業生,從事媒體編、寫、評、教工作達二十年,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,現為自由撰稿人,並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。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